- 欢迎访问湖南自考网!湖南自考网为考生提供湖南自学考试信息服务,网站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湖南教育考试院www.hneao.edu.cn为准。
湖南自考00318公共政策学知识点备考资料
想要了解试卷全部的内容,加入【考生交流群】点击了解,也可咨询我们点击了解,获取完整文件版自考资料。
(★★★)
政策研究、政策分析与公共政策学
1.“ 政策分析”由 美国林德布洛姆于 1956 年出版的《政策分析》一书中 首先提出的。
2. 政策研究与政策分析的区别
政策研究 政策分析
(1 )内涵:
研究的主体是学术取向的职业学问家。研究活动关注的重点和研究范围是政策内容、政策过程和政策产出因素之间的因果联系
(2) 目的或目标:构建政策理论,创设研究方法,推动学科发展。
(1 )内涵:
究的主体或者政策分析者是应用取向的政府机构和其他公共组织内部的专业人
员,以及民间智库的政策研究人员。研究活动关注的重点或研究范围是“为了政策而分析”,即分析是一个基于政策、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研拟备选方案并从中选择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该目标的最优方案等
(2) 目的或目标 :为了公共组织特别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决策者规划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政策蓝图。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1.公共政策区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①具体的个别政策任何一项单个的公共政策都可以成为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②政策群和政策链
A.政策群的含义: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在某一较
长时间内制定和实施的内容各异但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政策的聚合体。
B.政策链的含义: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为解决同一政
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 的一系
列政策。
③政策一般无数项具体的个别的政策和众多的政策群、政策链中,抽象出所有的
政策的共同的本质和属性。
2. 政策制定系统的内部结构有以下四种类型
(1)线性结构:上下界限分明,隶属关系严格
(2)矩阵结构:上层决策具有经常性和主导性和其他上层负责某一专项问题的
决策
(3)线性一参谋结构:某一上层是下层决策者直接的、必须服从的上级和其他
上层的决策对仅起“参谋指令”的作用
(4)职能结构(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层每人负责某一专项问题的决
策和下层必须根据不同的专项问题接受不同的上层的决策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
一手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常用方法
①无结构访谈法。
②实地观察法。是在自然环境下对当时正在发生的事情进行观看、倾听和感受的
一种政策研究手段。
③非参与观察法。也称为局外观察,它不要求研究者直接进入被研究者的日
常活动。
④参与观察法。是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实际参与研究对象的
有关的生活过程进行的观察。
二手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方法
①内容分析法
②二次分析法
③现存统计资料分析法。
古代的政策研究
1.古代的政策研究
中国最早的史书 《尚书 • 周书》,是西周史官保管下来的一部分公文。
策士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而且才华横溢的一批政策研究者宋代苏轼在应考时所进
的“时务策”之一 《教战守策》,成为传世之作.
从产业革命到20世纪前半期西方国家的政策研究
20世纪前半期学科孕育的历史条件
1.决策科学与公共政策学之间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公共政策这门学科形成的历史条件是:
(1)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
(2)决策科学的形成;
(3)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
(4)凯恩斯主义的出台与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
3. 三论
(1)内容: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
(2)它提供的基本方法:
①系统方法
②信息方法
③反馈方法
④功能模拟方法
公共政策学的诞生
拉斯韦尔:
《 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 作者美国勒纳和拉斯韦尔—标志着公共政策学学科诞生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拉斯韦尔自公共政策学诞生之日起,由拉斯韦尔等人倡导的行为主义就是这个学科的主导范式。拉斯韦尔认为公共政策学是一门须和政府合作研究的学问。
政府存在的基础是制定和实施政策
公共政策的产生与发展
公共政策产生的初始条件:
(1)公共问题的形成。
(2)公共决策机关的产生。
(3)公共强制机构的出现。
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
同一政策体系中各项政策间是否存在着涵盖与衍生关系划分
① 元政策:或叫做总政策,是政策体系中管总的或具有统摄性的政策。
它是关于政策的政策。
② 基本政策:针对某一社会领域或社会生活某个基本方面制定的、在
该领域或方面其全局性与战略性作用的政策,就是基本政策,又被称
作基本国策、方针性政策、纲领性政策、根本政策。
③ 部门政策:为在某一个特定的部门贯彻基本政策而制定的具体行动
方案和行为准则,被称作部门政策,也被称作具体政策或方面政策。
公共政策依政策的社会内容进行划分为:
政治政策
民权政策、外交政策、国防政策、国家安全政策、公共安全政策、 人
力资源政策、阶级政策、民族政策、政党政策等
经济政策
产权与经营权政策、农业政策、工业政策、企业政策、交通政策、能
源政策、基础建设政策,金融政策、财政政策、预算政策、福利政策、
贸易政策、房地产政策、住宅政策、 区域发展政策等
社会政策
“劳动、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公共救助 ( 社会救济 )、弱势群体优
惠、人口、环境、宗教、移民”政策等
教育、科技、文化政策
①教育政策包括“国民义务、高等、职业、继续、社会教育政策”等;
②科技政策包括科技管理政策、高新技术开发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
策、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等;
③文化政策包括大众传播(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政策、网络管
理政策、体育政策 。
社会政策核心价值:社会正义、社会公正、社会协调和社会稳定。
公共政策从内容特征上划分,其他分类方法(常考几种)
(1)确定型政策 :1977 年我国决定废止免试入学而改行大学招生
全国统一考试;
(2)分配性政策:免费公共学校教育政策;
(3)免费公共学校教育政策属于安德森政策分类中的分配性政策
1. 政策类型:从内容特征上划分
政策类型:
从形式特征上划分
1.依横向的形式特征进行划分为: 立法决策、国家元首决策、行政决策、司法决策、 执政党政策。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拥有的职
权:人大有四大职权,即 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2.依纵向形式特征上:以决策者即公共权力机关的层级或纵向结构为
标准,公共政策类型可划分为:中央政策(国家政策)、地方政策与
策 基层政策( 乡镇政权在执行决策的过程中针对本辖区的具体情况所做
的决策)。
公共政策之法
在法治国家,法和政策的制定可以具有相同的程序。其规范作用都可
分为: 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强制。
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
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有四种:
管制功能
① 积极性管制功能:条文规定使政策对象不能、不愿、不敢超出规范
擅自行为
② 消极性管制功能:条文规定使政策对象发生违反规范的行为时,受
到相应的惩罚
引导功能
调控功能
指的是政府运用新政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所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进
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所起的作用。
分配功能
公共政策具有价值或利益分配的功能;这种功能需要回答三个方面的
问题:将那些满足社会需求的价值或利益向谁分配?如何分配?什么
是好的乃至最佳的分配?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1)政治性、权威性与强制性;
(2)公共性与偏好性的统一;
(3)应然与实然的统一;
(4)回应性与普遍性的统一。“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反映了
公共政策的稳定性与变动性特征。
什么是政策
工具
1.毛泽东曾提出“过河”与“桥和船”的关系问题, 政策工具就是与
政策目标的实现联结起来的“桥”或“船”。
政策系统与政策行为者的关系:
共政策系统包括:主体系统、支持系统、反馈系统
公共政策的主体与主体系统
1.直接主体与间接主体
直接主体
A 代议机关;代表机关,主要形式是立法
B 行政机关;
C 司法机关;
D 其他直接主体(某些政治体制内的执政党或主导政治体制的军人执
政机构)
间接主体
A 次国家政策行为者,如地方政府、政党;
B 跨国政策行为者,如跨国公司、欧洲联盟;
C 全球性政策行为者,如联合国、世贸组织、世界卫生组织。
2. 公共政策主体系统的构成
系统
政策制定系统、核心地位
政策执行系统
间接主体系统
基本功能
1.认定问题; 确认目标;组织方案设计;主持审议备选方案并进行
政策抉择;完成程序并发布政策
2.为政策方案的实施做好准备;有效实施政策方案;分析和总结执行
情况
3.利益表达与利益综合;提出公共问题;影响公共政策制定;影响并
改变政策环境;填补政策直接所无法达到的空间
政策网络
1.政策网络形成的主要原因
(1)交流信息和意见的需要;
(2)交换资源的需要;
(3)结盟的需要;
(4)追逐权力的需要;
(5)协调的需要。
政策支持系统
1. 政策支持系统的四个子系统:
(1)信息传播系统:“神经”系统
(2)政策咨询系统:“思想库"、“智囊"或“外脑”
(3)政策监控系统:特殊子系统
(4)政策评估系统:基础子系统
国家结构与公共政策
单一制与公共政策
类型:中央集权型与地方分权型。
A 中央集权型( 法国是中央集权型单一制的典型)
B 地方分权型(英国是地方分权型单一制的典型)
联邦制与公共政策
分类:真实的联邦制与象征性的联邦制。
A 真实的联邦制,如美国、加拿大、德国等
B 象征性的联邦制,如巴西、墨西哥
公共决策体制
1. 公共决策权的配置
(1)首长制:也称“一长制"、“独任制”,即最高决策权为某人所
独掌,并由其承担全部决策责任的组织体制。
(2)委员会制:称“合议制”、“会议制”,即最高决策权配置给
由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委员会,政策方案的最终择定由委员会集体
根据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进行。
(3)集权制:即决策事务与决策权均集中于上级决策机关,下级机
关只能依上级机关的意志和决策指令行事。
(4)分权制:各级决策机关在各自的管辖范围内拥有相对独立的决
策权,上级机关无权干预下级机关的决策活动
2.公共决策体制类型
(1)超级总统制:俄罗斯
(2)半总统制半议会制:法国
(3)总统制:美国
(4)议会制:英国
(5)委员会制:瑞士
(6)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国
公共利益与公共政策
1.谋求和增进公共利益是一切政策的出发点,也是公共政策的灵魂和
归宿,是公共政策获得合法性的基础。 公共利益是最大多数公民的利
益,而非最大多数公民利益的最大化。
2.从政策的社会效果来看,利益与代价的对应关系存在四种基本类
型:
(1)利益范围宽、代价范围宽:社会保障、警察消防、国防政策、
教育政策
(2)利益范围广、代价范围窄:环保政策、反垄断政策
(3)利益范围窄、代价范围宽:对残疾人的政策
(4)利益范围窄、代价范围窄:最低工资保护政策、强制医疗保险政策
揭示认识论本质的政策过程模型
理性主义模型
提出决策者有限理性命题的学者西蒙
1.理性主义模型中“理性人”的特征
(1)当面对多种选择时,他会做出一个决定。
(2)他会依据其价值偏好,在各种可能的选择中排列出优先次序 。
(3)他的价值偏好会随着时空变化而转移。
(4)他通常从所有的方案中,择定偏好等级最高者。
(5)面对同样的选择他会做出同样的决定。
渐进主义模型
1.美国学者 林德布洛姆构建的模型是渐进主义模型。
2.是完全以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为对应原型的政策过程模型。
规范最适模型与混合扫描模型
1.规范最适模型的提出者是德洛尔。
2.美国公共政策研究学者埃齐奥尼提出的政策模型是混合扫描模型。
政治系统模型
1.公共政策分析中最具有解释力和普适性的一个模型是政治系统模型。
2.把政策过程假定为输入—决策—输出一反馈这一系统运行过程的
学者是伊斯顿。
3.政治系统模型认为,既是现政策过程的终点又是新政策过程的起点
的是反馈 。
私人问题,公共问题与政策问题
1.公共问题与政策问题的含义
公共问题:是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感知其期望的目标、价值或景况,与现实获得的价值、利益或景况存在显著差距,因而通过各种方式将其缩水差距的要求公之于众,以争取社会的同情与支持,并谋求引起政府关注和予以解决的一种情境。
政策问题:是指统治集团或社会大多数人感觉到现实中出现的某种情况与他们的利益、期望、价值和规范有相当严重的矛盾和冲突,进而通过团体或组织活动要求有关社会组织和政府采取行动加以解决,并被后者列入政策议程的社会或公共问题。
2. 公共政策问题的 基本内涵:
①客观的事实或问题情境;
②问题的察觉;
③现实与利益期望等的冲突性;
④团体或组织活动;
⑤政府或社会公共组织的必要政策行动。
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
1.政策问题的 基本属性:关联性与公共性、客观性与主观性和历史性与动态性
政策问题的分类
1. 邓恩从政策问题的结构角度,把政策问题划分为结构优良、结构适
度和结构不良三种类型;
要素
(1)结构优良
决策者:一位或数位
备选方案:有限
效用(价值):一致
结果:确定性或风险
概率:可计算
(2)结构适度
决策者:一位或数位
备选方案:有限
效用(价值):一致
结果:不确定
概率:不可计算
(3)结构不良
决策者:许多
备选方案:无限
效用(价值):冲突
结果:未知
概率:不可计算
常见的几种提出公共问题的主体
1.常见的几种提出公共问题的主体
(1)政府部门:是公共问题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提出主体
(2)政治人物:是指通过法定的途径占据国家或各种政党或政治组织高层权力地位的政治领导人物
(3)政党组织:政党是近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政治组织,其核心的目标就是争取执政以解决公共问题,维护其所代表的阶级或阶层的利益。
(4)利益集团:往往以特定的行业或职业的代表为特征,其核心目标在于千方百计地影响政府各机关制定和执行有利于自身的公共政策。利益集团采取游说 、 宣传 、捐款等方式,争取政府将他们提出的公共问题列入议事日程。
(5)大众传媒
(6)专家人士及咨询机构
(7)公民和社会团体
(8)政策网络
政策网络主要可以分为:利益型政策网络、意见型政策网络、混合型政策网络
问题认定的含义、方法与步骤
1. 问题认定含义、方法
含义:
问题认定不仅需要充分了解问题情境。对问题的认定,是政策制定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第一步。问题认定是政策制定过程的初始阶段。
方法:
(1)边界分析法:是一种对公共问题的本质属性和实际范围进行分
析和界定的方法。该方法有三个步骤:
① 饱和抽样;
② 诱导性提问;
③ 边界估计。
(2)多角度分析:即一种通过系统地运用个人,组织,技术等多重认识来获得对公共政策问题的全面了解和解决办法的分析方法。
(3)类别分析法:是科学研究的常规方法之一,同样也是政策问题的分析方法之一,通常要经过逻辑区分和逻辑归类两个过程。
(4)层次分析法:将公共问题的原因划分成可能原因、合理原因和可诉原因三个层次的一种分析方法就是对问题原因的层次分析法。
(5)头脑风暴法:
又称脑力激荡法,是指由一定数目的人员,尤其是一些专家学者或利益相关者,从各个角度共同讨论有关的公共问题,并因而激发大量新构想的一种分析过程和方法,包含如下阶段:
①组建团体;
②意见产出;
③意见评估;
④意见排序。
(6)假设分析法:是一种旨在将相互冲突的政策问题立论假设创造性地综合为一体的分析技术。它比所有分析方法都更具有综合性,更适合于处理结构不良的问题。
公共政策的议程设定
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和障碍
1.政策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和障碍
一、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
(1)事件或问题必须明朗而严重。
(2)要有政治权威领导人及专家学者的预测性发动。
(3)要有正常、民主和开放的察觉机制与过程。
二、 进入政策议程的障碍:
(1)事件和问题并没有明显的严重化,政策问题仍处于潜在的状态和轻微的程度上;
(2)领导人和有关学者并未察觉其严重性;
(3)社会缺乏正常的、民主和开放的察觉机制;
(4)不合乎社会既得利益者价值规范的要求,不合乎社会制度和程序要求的问题;
(5)表达方式不当。
政策议程确立过程的模型
1. 科珀等政策议程确立过程的模型
(1)外在创始模型
是属非政府团体创始政策问题的过程,通常先散布到公众议程,再介入政府议程在民主和平等的社会中比较常见
(2)动员模式
属政府直接创始政策问题并将该问题扩散到公众议程的过程出现在不太民主的社会中
(3)内在创始模式
属政府因解决纯政府内部事务而提出政策问题且不愿将该问题扩散到公众议程当中的过程在财富和权力高度集中的社会较为流行
2.约翰·金登的模型理论:三源流模型,建立在三种源流(问题流、政策流、政治流)的基础上。
政策目标的分类
1.政策目标的分类
①根据政策目标所着眼的时间范围:
分为长远政策目标和近期政策目标以及其他的政策目标
②根据政策目标所服务的地区或空间范围:
分为全国性政策目标和地方性政策目标,国内政策目标和对外政策目标,全局性政策目标和局部性政策目标
③根据政策本身所属的社会领域:
分为政治统治性和管理性政策目标、经济政策目标、文化政策目标以及社会政策目标
④根据政策所服务的主体是普通大众还是社会少数人群:
有公益性政策目标和特殊性政策目标
⑤根据目标的实质性程度:
分为实质性政策目标和象征性政策目标
⑥根据政策目标彼此的重要程度:
分为主要政策目标和次要政策目标
2.公共政策目标的基本目标:(案例分析常考)
①公平。就分配而言,涉及三大内容:
第一,从分配对象看,它涉及谁有权得到分配、不同层级如何分配等问题;
第二,从分配物来看,它涉及可分配物的范围多大、可分配物的价值如何等问题;
第三,从分配过程来看,它涉及竞争机会是否平等、统计学意义上的平等分配过程等问题。
三种公平:机会公平、分配公平、最终状态公平。
②效率。在给定投入中的最大化产出或既定产出所需要的最小化投入。
③自由。就是人们能做他们想做的事情,除非会伤害其他人的和群体的利益。
④安全。就是生理生存上的最低保障。
政策规划与政策设计
1.方案设计的基本要素:结果、目标人群、执行机构、法规
2.基本要素间的联系机制:
(1)规则
(2)工具
(3)假定
政策规划的主体
1. 听证制:(决策民主化)
(1)听证制的核心要求是——听取有关专家、管理主体、利益代表和公众(多方面)的意见;
(2)听证制的优点——实现各方利益主体、官员、专家与百姓之间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和沟通,发扬民主,维护公平;
(3)采取听证制目的——为了实现政策规划主体的多元化,充分发挥各类政策分析组织的作用。
2.美国政策规划的“铁三角”主要有:
(1)利益集团
(2)议会委员会
(3)政府机构
政策方案的设计原则
1.政策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
(1)紧扣政策目标;
(2)规划多重方案;
(3)方案彼此独立;
(4)方案要有创新;
(5)方案切实可行。
政策规划的模式与参考框架
1. 政策规划是针对政策问题而提出各种可能解决方案的过程。
韦默和维宁的政策分析框架,两个阶段
①问题分析;
②解决方案分析
帕顿与沙维奇的政策分析框架,政策分析的六个步骤
①认定和细化问题;
②建立评估标准;
③确认备选政策;
④评估备选政策;
⑤展示和区分备选政策;
⑥监督和评估政策实施。
政策学习与政策移植
1.从学习的内容以及程度上,一般认为存在着三种类型的政策学习:
①工具学习是指学习的内容主要是技术、政策制定、过程以及政策工具等。
②概念学习或者问题学习是指在政策制定中从一个不同的评价角度来看待事物。如果以既定的角度来看待政策问题,那么解决办法也常常是传统办法,而如果以一种新观念看待问题,将会产生全新的解决办法
③社会学习是指决策者学习有关政策价值以及规范、目标、责任等其他深层次的特质。社会学习能够使决策者反思政策制定所依据的根本价值、原则和过程,从而导致决策理,但在政治共同体中它则是非常复杂的概念上的重大变迁
2.政策移植及其类型
概念:
政策移植就是一个政策借用国采纳其他国家的公共政策、行政体制、制度及思想等来解决本国所面临的政策问题。
类型:
(1)复制:政策文本直接的完全的转移
(2)效法:借鉴他国公共政策背后的思想观念
(3)混合:针对同样的政策问题混合各有关国家的公共政策
(4)启发:其他国家的政策可能引发本国的政策变化
公共政策的抉择主体:
①行政首长;是各级行政机关及其所属各部门的最高行政决策者和执行者的统称。
公共政策抉择的原则
1. 公共政策抉择的原则 :
(1)尊重科学分析的价值;
(2)考量各方利益的平衡;
(3)发挥决策者的能动作用;
(4)遵照有关程序的规定;
政策论证、政策审议与政策采纳
1. 政策抉择的各个环节的内容:
第一个环节:政策论证、政策探究和政策对话;
第二个环节:政策审议;
第三个环节:政策釆纳
2. 政策审议
含义:决策者对各个方案进行最后的比较并选择 一种最满意的方案,以完成可供最终釆纳和批准的政策文本的过程。
基本方法:政策审议的基本方法是评估和择优。具体方法包括:
(1)必须关注评估和择优的标准。
(2)方案的评估与择优是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判断和选择。
(3)为了尽可能地做到判断和选择的正确。要注意使用“逆向决策”的方法。
(4)方案的评估与择优。还须对择定方案进行审查和评定。
3.公共政策的可行性评估:技术可行性,政治可行性,经济可行性,行政可操作性。
4. 预测性评估
方法
①外推预测:分析人员根据目前的和历史的数据,来判断未来的社会状况;
②理论预测:理论预测帮助分析人员以理论假设,以及当前和历史的数据为基础对未来的社会状况做出预测;
③判断预测:试图就各种判断进行推导和合成。
步骤
①方案调查。
②详细研究。
③进一步的分析。
④试验式证实。
公共政策抉择的合法化
1.公共政策抉择的合法化包括的内容:
政策内容合法化
就是决策者择定的政策在内容上不能与既定的宪法和法律相抵触,必须合乎有关法律的原则甚至具体规定。
决策程序的合法化
①行政系统的决策程序:(在当代中国,行政决策一般实行的是 行政首长负责制)
a 法制部门的审查;
b 领导会议的讨论决定;
c 行政首长的签署发布。
②立法系统的决策程序:
a 提出议案;
b 审议议案(英国的三读程序是决策程序中的审议议案);
c 通过议案;
d 公布政策。
政策的法制化
1 含义:即有立法权的事业单位将有些成熟、稳定的政策上升为法律的过程
2.它实际上就是一种立法过程,它遵循的就是立法程序。
3. 政策立法的主体,一为立法机关,二为有权将一般的行政决策上升为行政法规的那些行政机关。
政策执行研究的发展 路径
1. 公共政策执行研究的发展路径
(1)第一代政策执行研究路径被称为“向前推进策略”,即所谓的“自上而下”政策行为研究路径,又被称为“以政策为中心的途径”或“政策制定者透视”,强调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的分立性,偏重政策执行实务与个案研究的研究路径。
(2)第二代政策执行研究采取的是“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又被称之为“向后推进策略”“草根路径”。
(3)第三代政策执行研究的整合路径试图建立能够结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整合性概念架构。
①模型:过程模型
提出人物:美国学者史密斯
别称:史密斯模型
② 模型:互适模型
提出人物:美国学者麦克拉夫林
别称:互动理论模型
③ 模型:循环模型
提出人物:美国雷恩和拉宾诺维茨
别称:雷恩-拉宾诺维茨模型
④ 模型:博弈模型
提出人物:美国公共政策学者巴达克
别称:- -
⑤ 模型:系统模型
提出人物:美国学者霍恩和米特尔
别称:- -
⑥ 模型:综合模型
提出人物:美国学者梅兹曼尼安和萨巴蒂尔
别称:梅兹曼尼安一萨巴蒂尔模型
政策执行者与政策执行力
下级执行人员的执行行为
下级行政人员执行行为的地位和作用:
(1)下级行政人员的执行行为是政策执行的主体行为;
(2)下级行政人员的执行行为是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保证;
(3)下级行政人员的执行行为是塑造政府形象的重要途径。
公共政策执行力
公共政策执行力的影响因素:
①执行者因素(核心影响因素)
②资源因素:(必须具备的基础性条件)包括人力资源、财物资源、信息资源、权威资源、制度资源。
③工具因素:行政工具、法律工具、经济工具、思想政治工具、技术工具等。
④环境因素
影响政策执行的主要因素
政策对象
1.公共政策对象特点,主要有:
(1)政策规定性
(2)受动性
(3)主观差异性
什么是公共政策执行偏差
1. 政策执行偏差的表现形式
(1)象征性政策执行:阳奉阴违(政策最终成了一纸空文)
(2)附加式政策执行:“土政策”
(3)残缺式政策执行:断章取义,为我所用
(4)替代式政策执行:“挂羊头,卖狗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5)观望式政策执行
(6)照搬式政策执行:原原本本传达,不折不扣落实
(7)规避式政策执行:该完成的工作不能保质量完成,该承担的责任则相互推诿
执行偏差产生的原因
主观原因
(1)执行者的素质缺陷也是造成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
①不合理的组织结构和人员结构。
②执行机构中沟通和协调困难(“ 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
③组织制度缺陷。
④政策关系处理不当。
(2)执行机构的管理缺陷也会导致执行偏差。
(3)政策执行的宣传缺陷也容易造成政策执行偏差,主要表现为:
①宣传不足。
②宣传过度。
③宣传不实。
(4)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准备工作不够完善。
客观原因
(1)政策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使政策执行“牵一发而动全身”。
(2)政策环境的变化,给政策执行增加了复杂性和困难。
(3)无法得到目标群体的认同与支持,政策执行就会寸步难行。
(4)由于监督法制不健全、监督方法不恰当、监督机构无权威、监督渠道不畅通,也会导致对政策执行行为监督的缺位与乏力。
政策失灵与公共政策的无效执行
1. 导致政策无效执行的因素。
(1)执行机制与执行者素质的缺陷,这是导致政策失灵的重要原因。
(2)利益群体或压力集团的影响。
(3)政策执行原则把握不好。
(4)政策执行环境的影响。
(5)目标群体的不配合或抵触。
2. 政策失灵类型:
(1)依照失灵的时间,分为:早期失灵、中期失灵和后期失灵
(2)依据失灵程度:分为严重失灵、轻度失灵、完全失灵和部分失灵
(3)依据持续性:分为突变失灵、渐变失灵、间歇失灵
公共政策评估的目的与作用
1.公共政策评估的作用:
①政策评估是获取政策运行可靠和有效信息的重要手段;
②政策评估是进行政策调整、提出政策建议的重要依据;
③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结果的必要途径;
④政策评估是重新配置政策工具和政策资源的基本前提;
⑤政策评估是构建良好公共关系的有效策略;
⑥政策评估是管理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必要保证。
公共政策评估的类型
1.评估的类型
①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
非正式评估是指没有严格的专门组织机构,评估主体、评估形式和评枯内容也没有固定化,但最后仍有某些评估结果的评估。(既可以是记者采访中居民对某项政策的随意评论,也可以是政府领导人视察某地的即兴评说)
②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
1.内部评估是指政府内部的评估组织和人员所进行的评估。
2.外部评估是政府部门外的评估主体所完戒的评估。它可以分为 受托和不受委托两种类型。
预评估、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
1.预评估是在政策执行前即政策方案处在规划阶段时所进行的一种带有预测性质的评估。
2.过程评估是对政策运行过程所进行的评估。
3.结果评估是政策执行后对政策所取得结果的评估,包括政策产出丰估和政策影响评估。
单一政策评估与复合政策评估
1.单一政策评估是指评估者只对某一项政策所进行的评估。
2.复合政策评估是对一项以上的政策同时进行的评估。
公共政策评估的内容
公共政策评估的内容:
(1)政策成本评估;就是评估政策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
(2)政策需求评估;
(3)政策效益评估;是评估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程度。
(4)政策过程评估;
(5)政策影响评估;
(6)政策价值评估。是指通过某种方式对政策在价值上所具有的意义进行评估。
公共政策评估的过程
1.公共政策评估的过程
(1)评估筹划:筹划是评估的基础和起点,也是评估活动有序进行的前提条件。主要解决的问题有:
①明确评估目的;
②选定评估对象;
③制定评估计划;
④明确评估条件;
(2)评估实施(整个政策评估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3)评估总结。
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
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
1.事实标准
①含义:能够用数量值、比率关系、统计结果等手段来反映事物过去、
现在和将来的存在状况。
②其内容包括:
A政策效率,即政策的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B政策效益,即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程度;
C政策影响,指政策产出所引起的人们在行为和态度方面的实际变化;
D回应性,即既定政策目标实现后,政策结果满足人们需求、价值与机会的有效程度。
2.技术标准
①含义:是以技术手段、技术规范和技术工具为手段来服务整个政策评估活动,是评估活动建立在科学、客观与可信的基础之上。
3.价值标准
②其内容包括:
A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 社会公正;
C 社会可持续发展。
影响公共政策评估的重要因素
1.影响公共政策评估的重要因素:
(1)政策信息、资料。
(2)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
(3)政策目标。政策目标是评估政策的依据和前提。
(4)政策的沉淀成本。
(5)政策评估方式、方法和规范。
公共政策监控的含义、类型与功能
1. 公共政策监控的功能:
①使政策制定过程合法化、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②确保政策执行过程的有效性;
③体现政策评估活动的价值取向;
④明确政策调整活动的方向。
公共政策的稳定与维持
1. (1)政策稳定是相对的,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从时间上看,政策稳定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
②从空间上看,政策稳定是局部性与全局性的统一。
2. 公共政策维持:就是指通过分析政策稳定的积极因素使之转化为政策稳定的动力,以保持政策稳定的行为和过程。
公共政策的变动与创新
1. 公共政策变动的原因:
①决策者的变动;
②政策环境的变化;
③政策资源的限制;
④政策的失效或低效;
⑤政策的合法性受到置疑。
2. 公共政策变动的模式:
①周期型;提出者:美国学者亚瑟·施莱辛格。
②Z 字形;提出者:埃德文·阿曼达和西达·斯考切波。
③学习型;提出者:萨巴提尔。
3. 公共政策创新:公共政策创新的动力:
(1)从内部动力看:
a 政策主体的变革愿望;
b 政策本身的要求;
(2)从外部动力看:
a 经济制度和体制变革是政策创新的直接动力;
b 民众诉求是政策创新的根本动力;
c 地区之间竞争压力的需要;
d 参与世界竞争的需要。
公共政策调整的含义和内容
1.(1)政策调整的特点:
①渐进性(本质特征);
②局部性;
③动态性。
(2)公共政策调整的内容:
①政策目标调整;
②政策方案调整;
③政策措施调整(最常见也最容易实现);
④政策关系调整;
⑤政策主客体调整。
公共政策调整的形式、程序和原则
(1)公共政策调整的形式主要有:
① 政策的增删
② 政策的修正
③ 政策的更新
(2)公共政策调整的原则:
①实事求是原则(首要原则);
②渐进调适原则;
③追踪反馈原则;
公共政策调整的原因和作用
1.公共政策渐进调整的原因
①利益刚性的限制
②现行政策的制约
③公共意志的趋中
④变革成本的约束
⑤人类理性的局限
⑥社会稳定的需要
公共政策的接续
1. 公共政策接续的形式:
①线性接续
②政策合并
③政策分解
④政策部分终结
⑤非线性接续
公共政策终结的含义、对象和方式
1. 终结对象:
(1)功能:终止由政策执行而带来的某种或某些服务(最难)
(2)组织:组织的缩减或撤销
(3)政策:承担政策活动的机构依然存在,功能由新的政策来担负
(4)计划:执行政策的具体措施和手段的终结
2. 公共政策终结的方式:
(1)政策废止(政策终结的一种最直接、最彻底的方式);
(2)政策替代(新政策取代旧政策);
(3)政策分解(是将旧政策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则分解出几个部分);
(4)政策合并(政策虽然被终止,但功能没有被取消,以一项新政策的面貌出现)
(5)政策缩减(采用渐进的方式对政策进行终结)
知识与政策学知识
1.从知识的层面来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四种类型的知识: 事实知识、原理知识、技能知识和人际知识
2. 知识的特征: 不可逆性、共享性、非磨损性、交换的不对称性和可传播性
政策分析的要素和原则
政策分析的原则:
(1)民主化原则:政策科学是关于民主的学问;
(2)系统性原则:政策分析过程中,要对主体和客体、内因和外因、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全面考虑;
(3)协调性原则:根据政策大系统总任务、总目标的要求,使各子系统相互协同配合;
(4)多样性原则:多样性是一个政策系统复杂性的量度;
(5)分合原则:在对政策系统做到整体把握的前提下,实现对其科学的分解和整合;
(6)预测性原则:探求和推测政策分析工作所关心的领域在未来的可能发展趋势。
政策分析的过程
政策分析包含定义、预测、规定、描述、评估五个程序。
政策分析的注意事项
1. 七种类型的政策建议分析
①反复无常式建议:变化频率过高、幅度过大,会给政策接受者带来疲倦
②生搬硬套式的政策建议:没有认真分析问题本身的实质和特点,忽略了客观的事实
③墨守成规式政策建议:总遵照惯例、按照老样子来开展相关的政策分析工作
④一知半解式的政策建议:没有充分对问题的根源进行分析进而形成了肤浅的建议
⑤ 姗姗来迟的政策建议:政策建议姗撕来迟,有可能丧失机遇,带来成本的增加和浪费等
⑥狗急跳墙式的政策建议:由于时间等方面的要求,分析者匆忙提出建议,犯下一知半解、生搬硬套的错误
⑦脱离政治式的政策建议:政治上的建议与实质性的政策建议缺乏适当的关联和整合
扫码登录
扫码关注“湖南省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即可查看余下内容
最近更新
- 湖南自考本科行政管理难吗? 07-29
- 湖南自考01848公务员制度知识点备考资料 05-28
- 湖南自考0092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知... 05-28
- 湖南自考00319行政组织理论知识点备考资料 05-28
- 湖南自考00318公共政策学知识点备考资料 05-28
- 湖南自考00316西方政治制度知识点备考资料 05-28
- 湖南自考0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知识... 05-28
- 湖南自考00024普通逻辑知识点备考资料 05-28
考试资讯
- 2025年上半年邵阳自考考试时间:4月1... 12-17
- 2025年上半年衡阳自考考试时间:4月1... 12-12
- 2025年上半年湘潭自考考试时间:4月1... 12-12
- 2025年上半年株洲自考考试时间:4月1... 12-12
- 2025年上半年长沙自考考试时间:4月1... 12-12
- 2024年10月湘西自考成绩查询时间 11-27
- 2024年10月怀化自考成绩查询时间 11-14
- 2024年10月永州自考成绩查询时间 11-13
- 2024年10月郴州自考成绩查询时间 11-13
扫码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
进入在线做题学习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
查询最新政策公告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